置頂文

【翻譯影片清單】

顯示具有 影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影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

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

【影片】如何逆轉脂肪肝 (Dr. Eric Berg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這個短片是 Dr. Berg 介紹如何逆轉脂肪肝,供大家參考。

歡迎 Jack Wang加入翻譯組!
👏👏👏👏👏👏👏👏👏
這是他的自我介紹:
『數年前友人罹患惡性腦腫瘤,在找尋資料時意外發現生酮飲食這回事。由於它完全顛覆傳統觀念,加上本身就是一個有著非酒精性脂肪肝,以及胰島素阻抗的瘦胖子。因此對生酮飲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,並開始在網路上大量找尋相關資訊,酮好字幕組的影片當然是不可能錯過的,也因此認識了組長Leo。由於之前找網路資料時深刻感到,缺乏足夠的翻譯內容,是國人對資訊封閉的最大因素。因此希望能以協助翻譯國外資訊的方式,能幫助更多國人找到正確的方向。』

(若有任何謬誤之處,請不吝留言告知)

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

【影片】重點在能量,而不是膽固醇 (Dave Feldman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《重點在能量,而不是膽固醇》by Dave Feldman

這個影片是去年10月,Dave Feldman 在澳洲黃金海岸舉辦的低醣研討會給的演講。

是的,你沒看錯,又是 Dave Feldman,我們很少連續翻譯同個講者,內容又如此雷同的演講,原因是,這片翻完才發現上一片也很不錯😂,更適合入門,所以就兩片都翻譯了😅。

你可以先複習一下上一片[1],對於不太了解 LDL-C、LDL-P的酮學,建議至少看一下上一篇的引文。而對脂蛋白和膽固醇有概念的酮學,即使錯過前一片,單看這一片也是ok的。

雖然有許多重複的部份,但這個影片更進一步闡述了能量狀態與LDL的關係。

這影片提到:
📝 反相模式
📝 何謂 LDL-C、LDL-P
📝 LDL-C 受到之前三天的飲食影響
📝 LDL-P 受到之前五天的飲食影響
📝 脂肪攝取越多則 LDL-C、LDL-P 越低
📝 精瘦高反應者 (HDL-C > 80, LDL-C > 200, TG <70)
📝 LDL 的主要任務是運送三酸甘油酯供給細胞能量
📝 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共乘 LDL
📝 重點在能量,而不是膽固醇

《關於 Dave Feldman》
Dave 於2015年四月開始進行低醣高脂生酮飲食,因為後來膽固醇大幅上升,所以致力研究所有關於膽固醇與脂質系統的資料,身為軟體工程師,Dave 發現脂質系統的模式和軟體工程中的分散式系統非常相似,經過研究和N=1的自身實驗,他在演講中分享這些驚人的數據,他的實驗細節也公佈在他的部落格 Cholesterol Code 。[2]

[1] 高脂飲食對膽固醇變化的動態影響 (Dave Feldman)

[2] Cholesterol Code

(若有任何謬誤之處,請不吝留言告知)

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

【影片】高脂飲食對膽固醇變化的動態影響 (Dave Feldman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《高脂飲食對膽固醇變化的動態影響》by Dave Feldman

你也是Jill嗎?(梗太早出現,沒人看得懂😅)

最近發現大家都很關注,在進行低醣高脂生酮飲食後,LDL-C 上升的問題。也看到各種試圖降低膽固醇的方法,有人建議服用藥物,有人建議食用補充品,有建議減少飽和脂肪攝取的,也有建議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取的。看了這個影片後,你會了解,有些情況 LDL-C 上升的原因和意義,也許和大家想得不一樣。

這個影片是2017年在美國 Breckenridge 舉辦的低醣研討會上 [3],Dave Feldman 的演講,事實上,就在兩個小時後,他又要在同個研討會演講,若有新東西,日後有機會再翻譯給大家。

影片提到:
📝 何謂『高反應者』
📝 何謂 LDL-C、LDL-P
📝 LDL-C 受到之前三天的飲食影響
📝 LDL-P 受到之前五天的飲食影響
📝 反相模式
📝 脂肪攝取越多則 LDL-C、LDL-P 越低
📝 LDL 的主要任務是運送三酸甘油酯供給細胞能量
📝 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共乘 LDL

《關於 Dave Feldman》
Dave 於2015年四月開始進行低醣高脂生酮飲食,因為後來膽固醇大幅上升,所以致力研究所有關於膽固醇與脂質系統的資料,身為軟體工程師,Dave 發現脂質系統的模式和軟體工程中的分散式系統非常相似,經過研究和N=1的自身實驗,他在演講中分享這些驚人的數據,他的實驗細節也公佈在他的部落格 Cholesterol Code [4]。

順帶一提,自從看過王峰醫師的酮好專訪 [1],以及翻譯了 Dr. David Diamond 的『關於飽和脂肪、膽固醇、心臟病科學研究的抹黑及欺瞞之最新發展』[2],就有點不太在意 LDL-C 的數字,主要還是關注三酸甘油酯和發炎指標,不過我生酮以來 LDL-C 最高時也才202,總膽固醇最高時是273,好像還算不上是高反應者。

建議大家在看影片之前,先熟悉一下這些名詞,比如 LDL-C、LDL-P、膽固醇等等,有篇文章寫得很好 [5],經原作者同意,以下直接引述其內容:


-----我是引述分隔線-----

你們如果對膽固醇稍為有點認識,應該會聽過膽固醇還有好壞之分,一種叫高密度脂蛋白(HDL),一種叫低密度脂蛋白(LDL)。HDL 被認為是好的,越高越好。LDL 被認為是壞的,越低越好。事實上,沒這麼簡單。

其實,膽固醇就是膽固醇,沒有什麼好壞之分。

由於膽固醇不能溶於血液裡,所以它要經由一種叫脂蛋白(lipoprotein)的東西去將它帶到身體不同地方去。打個比喻,我們(膽固醇)不會游泳(在血液自由流動),所以只能靠坐船(脂蛋白)到不同的地方。

我們坐的船(脂蛋白)被分為兩大類,一種叫 HDL-P(HDL-Particles),一種叫 LDL-P(LDL-Particles)。HDL-C(HDL-Cholesterol)就是坐在 HDL-P 船上的膽固醇,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好膽固醇;LDL-C(LDL-Cholesterol)就是坐在 LDL-P 船上的膽固醇,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壞膽固醇了。平常我們量的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,就是被 HDL-C 和 LDL﹣C。

簡單來說:
膽固醇就像乘客,要坐船到不同地方。
LDL-P 和 HDL-P 就是船,
LDL-C 和 HDL-C 就是乘客,
我們最普遍驗血寫的 HDL 或 高密度脂蛋白,其實就是 HDL-C。
我們最普遍驗血寫的 LDL 或 低密度脂蛋白,其實就是 LDL-C。

-----我是引述結束的分隔線-----


最後,建議不要斷食三天再去驗血....

[1] 酮好專訪 第11集 王峰醫師

[2] 關於飽和脂肪、膽固醇、心臟病科學研究的抹黑及欺瞞之最新發展 by Dr. David Diamond (中文字幕)

[3] Low Carb Breckenridge 2017 是由 Dr. Jeff Gerber (Denver's Diet Doctor) 和 Dr. Rod Tayler (Low Carb Down Under) 合辦的低醣研討會,2018年的現正舉辦中

[4] Cholesterol Code

[5] 膽固醇﹣你有擔心過嗎?

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

【影片】胰島素阻抗 (Dr. Ted Naiman)

 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《胰島素阻抗》by Dr. Ted Naiman

這個影片是在美國 Breckenridge 舉辦的低醣研討會上[1],Ted Naiman 醫師給的演講,雖然之前已經翻譯過 Jason Fung 醫師的演講[2],不過這算是比較難、而且資訊很密集的影片,另外,他講話很快,有時候唸投影片上的文字更快,可能會需要不時按暫停才來得及消化....😅

這影片提到:
📝 胰島素阻抗和疾病的相關性
📝 脂肪組織被塞滿造成胰島素阻抗
📝 粒線體氧化脂肪能力不佳造成脂肪堆積
📝 什麼是代謝靈活度
📝 葡萄糖與脂肪之氧化作用成反比
📝 細胞內的葡萄糖決定了用來氧化產生能量的受質(葡萄糖和脂肪)比例

有些名詞我們之前已先鋪梗了,例如:粒線體[3]、電子傳遞鏈(氧化磷酸化)[4]、表觀遺傳修飾[5][6],希望能幫助大家了解。

《關於 Ted Naiman 醫師》
Ted Naiman 是位家醫科醫師,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 Virginia Mason 醫學中心執業。他在實習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低醣飲食,是聽到一位病人使用阿金飲食,逆轉了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,後來在擔任住院醫師期間,他不理會指導醫師的勸阻,開始研究巨量營養素以及它們對健康的影響,他很驚訝低醣、高脂、生酮飲食帶來的好處,從此建議他的病人們採用此種飲食,並建置了一個介紹飲食及運動的網站。👏👏👏👏👏

他的網站:http://burnfatnotsugar.com/

他的FB:Burn Fat Not Sugar

[1] Low Carb Breckenridge 2017 是由 Dr. Jeff Gerber (Denver's Diet Doctor) 和 Dr. Rod Tayler (Low Carb Down Under) 合辦的低醣研討會,今年也會在3月初舉辦

[2] 同場加映 Dr. Jason Fung的『胰島素阻抗新觀點』

[3]《酮好小學堂》001:粒線體

[4]《酮好小學堂》002 粒線體如何產生能量

[5]《酮好小學堂》003 表觀遺傳學

[6]《酮好小學堂》004 表觀遺傳學:為什麼遺傳比你想得還奇妙

😲疑?!引文這麼長你還在呀?
那順便提一下影片下面的好笑留言🤣

Martin W的留言:

『這顯然不是Ted Naiman,因為:
1. 他有穿上衣。
2. 他竟然會笑(還露齒微笑),在0:24處。
3. 他竟然講了個笑話,在24:00處。

這是個很棒的演講,雖然那是個假的Ted Naiman站在那。
另外,我必須不時按暫停,因為實在是太多資訊,但那並不是一件壞事。』

穿上衣的梗,看到他的twitter就懂了😂

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

【影片】低醣高脂及營養性生酮飲食之近期發展《第一部份》(Dr. Stephen Phinney)

 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大家對 Dr. Stephen Phinney 應該不陌生吧 [1],這部影片是他應澳洲 Low Carb Down Under [2] 之邀,於2016年11月13日,在澳洲墨爾本的愛普沃斯醫院給的演講。

影片中除了介紹生酮飲食,還提到了和 Sami Inkinen 的相識經過,Dr. Phinney、Dr. Volek、Sami Inkinen 三人成立了一家公司 Virta Health [3],致力於以非藥物及手術治療逆轉第二型糖尿病的線上診所,大家熟識的 Dr. Sarah Hallberg [4] 也在其中。

[1] 以低醣高脂飲食來減重及改善健康 by Dr. Stephen Phinney (中文字幕)

[2] Low Carb Down Under「Down Under」是澳洲紐西蘭對自己的暱稱,因為在赤道底下。

[3] Virta Health的介紹,以及官網

[4] 逆轉第二型糖尿病:從忽略飲食準則開始 by Dr. Sarah Hallberg (中文字幕)

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

【影片】關於飽和脂肪、膽固醇、心臟病科學研究的抹黑及欺瞞之最新發展 (Dr. David Diamond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馬克吐溫和英國首相班傑明·迪斯雷利說過:
「世界上有三種謊言:謊言、可惡的謊言、和統計數字。」

【介紹】
為什麼身為神經科學專家的David Diamond博士會開始研究心血管疾病?
十多年來檢視所有發表的文獻的結論為何?
飽和脂肪、高脂飲食是否造成肥胖、糖尿病、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?
大眾認知的膽固醇會堵塞動脈造成心臟病是真的嗎?
使用藥物降低膽固醇是否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?
如果膽固醇不是兇手,是什麼引起心臟病和中風呢?
答案在影片中。

【參考資料】
品質很高的Podcast,當初就是聽到這個才興起翻譯這影片的念頭。
https://www.ihmc.us/stemtalk/episode-41/

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

【影片】胰島素阻抗新觀點 (Dr. Jason Fung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【介紹】

胰島素阻抗是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,而過去對於胰島素阻抗的觀念是錯誤的,導致目前治療方針的錯誤。

這場演講中,Dr. Jason Fung提出造成胰島素阻抗的新理論,認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產生胰島素阻抗的原因,並不是因為鎖和鑰匙理論中的機制被破壞,造成胰島素作用下降,而是單純因為身體裡的糖太多,細胞無法有效利用過剩的糖,只能轉化為脂肪而形成脂肪肝,過量的果糖攝取以及澱粉造成的脂肪肝,才是導致胰島素阻抗的核心原因。

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

【影片】斷食:喚醒體內返老還童的機制 (Dr. Valter Longo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歡迎字幕組新成員WYC,這是他的自我介紹:
本身從事生物醫學相關基礎研究,著重於免疫與發炎反應在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變的角色。偶然間接觸到生酮飲食,自身執行後發現有很多好處。於是希望透過更多的資料、文獻與影片的分享來將相關知識介紹給大家。

【影片介紹】
Dr. Valter Longo一場啟發卻又惹人爭議的演講,內容提到關於斷食有益於延長壽命的相關研究。

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

【影片】逆轉第二型糖尿病:從忽略飲食準則開始 (Dr. Sarah Hallberg)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歡迎字幕組新成員 Wei Hsieh

【這是她的自我介紹】

大半的人生體重過重,加上糖尿病家族史,健康檢查時被醫生告知遲早會得糖尿病。近期在外國網站認識了低碳高脂、生酮飲食的好處,也看到無數網友因此人生第一次成功減重、病患不需再服糖尿病、高血壓藥物。於是身體力行了半年,體重減輕、血糖穩定、連糾纏多年的脂肪肝也消失了。

看到Dr.Sarah Hallberg這部影片,想分享給正在服藥的家人看而翻譯成中文,也因此誤打誤撞加入酮好字幕組。
p.s.影片中關於藥廠利益的部份,我私心希望大家把這篇文章夾去配。

【影片簡介】

第二型糖尿病是否能逆轉呢?Dr. Sarah Hallberg 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,是可以的,而且解決方法比你想像得還容易。

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

【影片】吃不吃糖:為什麼我們要在乎 (Dr. Robert Lustig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這影片當初是在王峰醫師的FB頁面看到的,James那時也有分享在酮好,我們覺得這是相當重要的影片,所以也為它加了字幕,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糖的危害。

「碳水超載」想必大家都看過了,這個訪問雖然不像碳水超載那麼生動,但我覺得他傳遞的訊息卻是更加震撼,希望大家看過後也能夠分享,讓更多人知道。

p.s. Claire和我都迷上Lustig醫師了,我們覺得他長得好像新聞急先鋒(The Newsroom)裡的Will McAvoy。

【影片介紹】

Robert Lustig醫師是一位內分泌學家,也是任職於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內分泌學院的小兒科教授。

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

【影片】逆轉糖尿病與減重的完美療法 (Dr. Jason Fung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這個短片是由愛麗兒的【小鮮肉字幕組】翻譯的,愛麗兒大家有印象的話,就是酮好專訪第5集的Ariel同學,她是一位英文老師,課餘之暇,號召了一群對英文和健身有興趣的同學,翻譯了這個影片。這影片對愛麗兒別具意義,半年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,灰心之際看了這個影片,才了解糖尿病是可逆轉的,便開始進行低碳飲食+間歇性斷食,效果顯著,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病友也能從Dr. Jason Fung的影片獲得更多知識,進而控制達到控制血糖,逆轉糖尿病。

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

【影片】碳水超載:吃到死的文化 (紀錄片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
【紀錄片】碳水超載:吃到死的文化
經導演Lathe同意放上字幕,昨天也已提交給官方,官網的影片也有中文字幕囉~
官網:https://carbloaded.com/

【影片簡介】

在內華達州長大的導演Lathe,他在1993年來到美國東岸,在1997年結婚後。Lathe和夫人Elyssia決定最後在康乃狄克州的小城貝塞爾定居。

但好景不長,Lathe 在2010年被診斷出患了第二型糖尿病。他做了許多功課,認識並深入了解這個疾病有多麼普遍後,他知道接下來的電影該說什麼故事。

本片追溯過去歷史、人們對於健康和不健康食物的信仰,並訪問了全球各地的專家,談論關於慢性代謝疾病大流行的問題,探討短期與長期的解決方案。

這些專家中包括了作家Gary Taubes、Mark Sisson、Melanie Warner,包括了醫生David Perlmutter、David L. Katz、Timothy Noakes,這些人不只是科學家、醫療人員、也有推廣飲食調整改變許多人健康的運動員。他們分享了各種觀點,目標都是為了改變現狀。

導演Lathe 被診斷出患了第二型糖尿病後,由於他並不符合典型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,所以對自己的患病深感質疑,透過許多追蹤之後,才發現近50年來的健康飲食竟然沒有科學證據支持。

本紀綠片中試著呈現:為什麼現今的美國飲食文化正在要我們的命?以及我們為此還能做些什麼?往好處想,我們可以改進的部份還很多。

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

【影片】生酮飲食最常犯的五種錯誤 (Jason Wittrock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Wow, Jason Wittrock on Top 5 ketogenic diet mistakes.
酮好字幕組,最新成員愛麗兒 Ariel Yen Yu 首發,「生酮飲食最常犯的五種錯誤」,短短的影片,卻是滿滿的資訊,有夠難翻譯的。

記得提醒自己注意力放在字幕上喔💪

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

【影片】駕馭脂肪的能量來增進運動表現 (Dr. Jeff Volek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駕馭脂肪的能量來增進運動表現~
大家一起來跑步吧~
(若中文字幕有謬誤之處,還請不吝告知)
關於Dr. Phinney演講提過的那個比他年輕、比他帥的同事:
Jeff Volek博士專注於生酮飲食的臨床應用,特別是胰島素阻抗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醫療管理,以及運動表現和恢復。他已經進行了幾個前瞻性飲食研究,證明搭配生酮飲食將有助於抵抗代謝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,並有助於健康改善。在過去15年中獲得了超過700萬美元的研究資助,並累積了大量的實驗室和臨床數據。

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

【影片】該吃多少蛋白質?多少脂肪? (Butter Bob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還在猶豫脂肪吃的不夠?蛋白質要吃多少?快來看看吧!

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

【影片】以低醣高脂飲食來減重及改善健康 (Dr. Stephen Phinney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)

Dr. Stephen Phinney 是我生酮飲食的啟蒙老師,早在1983年 [1],就作出了經典的「酮態與運動表現」的研究,因此被學術界排擠,過著自我放逐的日子。

但是這個研究後來被小他25歲的Jeff Volek找到,重新啟動,也做出一個接一個的成功實驗,證明了生酮飲食對於運動員的幫助。

這個影片是2014年,Dr. Stephen Phinney應邀到澳洲出席「下方低醣」[2],主辦單位無私的把影片發佈出來,我們晚輩才有機會一窺究竟。片中提到了,生酮飲食的緣起,該吃什麼油脂,該補充什麼營養素,短短的62分鐘,卻包含了生酮飲食完整的介紹。

翻譯字幕曠日費時,我花20分鐘,才能翻譯1分鐘的字幕。要不是 Leo Tseng 帶頭說要翻譯影片,我這輩子都不敢碰這部影片,居然還訂一個新年禮物的目標,我看以後三節大家都不會無聊了。
大部分的翻譯校對時間軸,都是 Leo 以驚人的速度完成的。到後期,討論的時候,我發現,他幾乎每句都會背了,一下就找到那句子。
也同時感謝 梁山東 與 元華 在很短的時間內協助校對,讓字幕的意思更完整正確的傳達出來。

希望酮學看完影片後,多分享,讓很多人有機會接觸生酮飲食。
#酮好字幕組 徵人中
祝大家新年快樂,生酮健康🎉🎉🎉

[1] The human metabolic response to chronic ketosis without caloric restriction: preservation of submaximal exercise capability with reduced carbohydrate oxidation.
Phinney SD, et al. Metabolism. 1983.
Authors
Phinney SD, Bistrian BR, Evans WJ, Gervino E, Blackburn GL.
Citation
Metabolism. 1983 Aug;32(8):769-76.
[2] Low Carb Down Under 2014. "Down Under" 是澳洲紐西蘭對自己的暱稱,因為在赤道底下。

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

【影片】斷食和50%胰島素問題 (Butter Bob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是不是有時候覺得,明明食物都吃對了,但還是很難瘦,可以來了解一下這個比較少人知道的胰島素問題。

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

【影片】論肥胖之成因 (Dr. Jason Fung)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

Dr. Jason Fung 以有趣的比喻及許多研究證據,解釋肥胖的成因,及如何治療。
我知道還有很多不錯的演講,但初戀,喔,不是,因為第一個看到的是Dr. Jason Fung的演講,我很喜歡他的風格,雖然很多對吧、對吧 XD


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

【影片】我們都錯怪了脂肪和膽固醇


(影片字幕為外掛,若未出現,可參考此教學)

(早就想翻這短片了,Ancel Keys 我恨你!)
各位舊酮學和新酮學,在生酮飲食的道路上,是否碰過這樣的情況呢?就當你夾起那塊肥肉要放進嘴巴,或開心地挖塊奶油丟到清湯裡時,
媽媽會搖頭說:
「吃太油不好!」
「你這樣吃膽固醇會超標吧!」
嘴賤但關心你的好友會說:
「瘦不了就算了,這樣會心臟病吧!」
有時,實在解釋不清,這影片是你的好幫手。
雖然脂肪的污名漸漸被澄清,但許多人、包括醫生,還是相信那個迷思,這影片說明了:
「飽和脂肪是好物!」
「膽固醇高不見得是壞事!」
還介紹了造成我們這個世代和上個世代肥胖問題的科學家 Ancel Keys,若你想更了解他的”事蹟”,可看 Nina Teicholz 寫的書「令人大感意外的脂肪:為什麼奶油、肉類、乳酪應該是健康飲食」。
洗刷脂肪的壞名聲全靠你和我,讓訊息傳出去吧~

另外,感謝 James Sa 和 梁山東 的翻譯協助!